許多即將邁入退休年齡的「三、四年級」父母最近的煩惱通常是:自己那個「六、七年級」的兒子或女兒怎麼都快要不惑之年還保持單身、甚至還沒有固定對象。殊不知,這些父母在子女念國高中的時候,多半耳提面命要子女好好念書、不可以在這個時候交男女朋友、免得分心,使得不少子女到念大學前都沒有跟異性接觸的經驗。問題是,如果子女念大學之前沒有機會學習兩性交往之道,大學就讀的科系又正好苦於陽盛陰衰或陰盛陽衰,畢業後也專注在職場上,那到了三十拉警報的時候仍然維持單身或沒有固定對象,不就只是剛好而已嗎?

同樣的,在每年春天大學申請入學的季節,許多學生家長雖然口裡說「興趣很重要」,但是在選填志願的時候卻還是「強烈希望」自己的子女按照一般社會認定的排行榜來選擇所謂的熱門科系,反正興趣可以慢慢培養,但是冷門的興趣不能當飯吃。

● 「做決定」需要實際演練,才能做出最佳選擇

先不談有多少人能預測十年後最熱門的產業是甚麼,「不讓子女自己做決定」會衍生一個很大的問題,是大家通常忽略的:如果一個人十八歲之前沒有自己做過任何決定,那怎麼會曉得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抱負在哪裡呢?

雖然在大環境變遷的壓力下,子女年屆不惑卻沒有成家立業不見得是哪個人的責任,但是如果不讓子女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有做決定的機會,那如何能奢望他能夠在「成年」之後,一夕之間變得能夠為自己負責、做出最恰當的選擇?

誠然,讓子女自己做決定有風險,而且做錯決定可能會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。但是,如果沒有前面這些練習的機會,等到真要面對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候,子女會發現問題更大,因為第一次做決定就要做這麼大的決定、小孩玩大車。而且,在這個自己做決定的關鍵時刻,該擔負的代價還是得承擔、該繳的學費還是得要繳,第一次做決定出錯的可能性不小、損失反而更大。

經濟學是一門研究選擇的學問,因為它正是研究人們如何對誘因有反應,如何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。實驗經濟學的研究結果顯示,人們在面對全然陌生的選擇時很難第一次就上手、做到最佳化,而且除了容易有隨機、不小心的錯誤之外,還會受到認知、先入為主的成見、文化背景等因素影響而產生「有系統的偏誤」,以致於偏離經濟理論上的均衡預測。

但是,實驗結果也顯示人們得知做決定所產生的結果之後,會嘗試增進他們的決策品質、「學習」做更好的選擇,進而逼近經濟理論上的最佳解。

舉例來說,在大家一起努力的分工合作實驗中,如果整組的報酬只取決於「最混的那個人努力多少」,一開始可能會有不少人錯估別人的努力程度白忙一場。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夠混了,沒想到有人更混,自己的好成果被拖累了,但是如果同組人有機會共事幾次,到最後大概所有人都能正確預測別人的努力程度、據以付出同樣努力、不多也不少。

所以,即使是腦容量有限、理性有限的人,在經過一些學習之後,也能夠做出逼近最佳化的決策,仿如自己是完全理性的人,就像撞球高手能打出逼近物理學預測的最佳進球角度一樣。

然而,光是大學念經濟系,或者是上過一些經濟學的課程,不見得能夠馬上逼近理論上的最佳解。反倒是有幾次親自參與類似情境的經驗或是印象深刻的慘痛教訓,反而能夠讓人跌倒了再站起來、迅速從錯誤中學習。畢竟,荀子說:「見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」,要學習做好決定,「行之,明也」,還是要實際去嘗試做決定才行。從小開始做決定、及早練習,自然能夠在一次次的決定中學習,也能從所承擔實際的後果中去認識自己、探索自己。

● 讓孩子從小事開始,練習做決定

既然應該及早練習,那該如何開始學習做正確的決定呢?我自己有三個小學階段的孩子。面對小孩,我的做法是儘量「設定不同選項」讓孩子們自己選擇,從中讓小朋友去感受到做每一個決定時必須付出的代價,也就是經濟學所講的「機會成本」。

舉例來說,平常我不太會買玩具給小朋友,但是他們過生日的時候,我就會讓他們自己選擇一個玩具當生日禮物。因此,每當有人臨時起意想要買玩具的時候,我就會「威脅」他們說,這要「算」一次生日禮物。這時候,他們就會自己衡量利弊得失,決定要不要繼續盧下去。我們家如果上館子,也是每個人自己決定要點甚麼來吃,即使是最小的小孩也不例外,每個人自己承擔所做決定的後果。因此,我們家小從餐廳點菜,到選擇要參加哪些社團活動、學哪一種才藝,小朋友都有參與決定的機會。

這樣一來,小朋友都很習慣「自己的人生,自己救」、有機會練習各種決定。雖然這並不保證他們未來都會做最正確的決定,但是至少一回生、二回熟,希望他們未來在面對人生各種重大決定的時候,都能夠舉重若輕、駕輕就熟!

 

轉貼:天下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球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